曼陀罗的名字来自于梵文音译,也有译为叫“曼茶罗”或是“满拿罗”。记得中学历史课上,花白头发的老学究教师就曾告诉我们,中国古代的麻沸散主要原料就是曼陀罗花,同样蒙汗药也源自曼陀罗花。因此潜意识中曼陀罗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植物。待到认识本尊后,虽然它洁白的花类似百合,但我还是对它敬而远之。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茄科曼陀罗属一年生大型草本植物。别名醉心花 、闹羊花、野麻子、白花曼陀罗、金盘托荔枝、猪颠茄、狗核桃等。曼陀罗高0.5~1.5米,全体近于平滑或在幼嫩部分被短柔毛,有臭气;茎直立,基部木质化,上部二歧分枝,绿色,老茎无毛,嫩茎有粉状毛,通常四棱形,略带紫色;叶互生,单叶,立生,有长柄,广卵形,顶端渐尖,基部不对称楔形,边缘有不规则波状浅裂,裂片顶端急尖,有时亦有波状牙齿;叶柄长3~5厘米;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直立,有短梗;花萼筒状,筒部有5棱角,两棱间稍向内陷,基部稍膨大,顶端紧围花冠筒,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后自近基部断裂,宿存部分随果实而增大并向外反折;花冠漏斗状,下半部带绿色,上部白色或淡紫色,檐部5浅裂,裂片有短尖头;雄蕊5,不伸长于花冠管外,花药线形,扁平,基部着生;雌蕊,子房球形,疏生细短刺,2室,胚珠多数,花柱丝状,柱尖盾形;蒴果圆球形,表面有疏短刺,成熟后由绿色变为淡褐色,规则4瓣裂;种子卵圆形,稍扁,长约4毫米,黑色;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曼陀罗可能原产中美洲,此后扩散至世界各地,我国各省区的曼陀罗或归化或入侵。曼陀罗是一种适应性广泛的杂草,喜温暖、湿润、向阳环境,怕涝,对土壤要求不甚严格,常生于荒地、路边或草地。
曼陀罗全株有毒,其有毒成分主要为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曼陀罗提取物)等生物碱。
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干叶的毒性比鲜叶小。曼陀罗中毒的一般症状包括躁动、痉挛、视力模糊、畏光、口干、极度口渴、心跳过快,恶心和呕吐、说话困难、体温过高、高血压、失去知觉和昏迷等。曼陀罗中毒时间一般在食后半小时,最快20分钟出现症状,最迟不超过3小时,症状多在24小时内消失或基本消失,严重者在24小时后进入晕睡、痉挛、紫绀,最后晕迷死亡。曼陀罗的花闻多了会让人产生轻微的幻觉,古人用来制作蒙汗药的主要原料就是曼陀罗花。
曼陀罗含有的莨菪碱,同时也有镇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曼陀罗提取物对用于治疗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高血压危急患者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其叶、花、籽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去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籽可用于镇咳镇痛。
曼陀罗植株
垃圾山边曼陀罗种群
曼陀罗叶片互生且具长柄
曼陀罗花冠漏斗状的白色的花
即将旋转开放的曼陀罗花蕾以及筒状花萼
曼陀罗5个雄蕊,线形花药
曼陀罗花单生于枝叉间或叶腋花单生
曼陀罗嫩茎上分布的粉状毛
曼陀罗表面有疏短刺的圆球形蒴果
曼陀罗嫩果里的未成熟种子
曼陀罗即将成熟的暗橙色种子
曼陀罗成熟乍裂的蒴果
曼陀罗成熟的蒴果
曼陀罗黑色稍扁的卵圆形种子
曼陀罗蒴果乍落后的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