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网 [切换站点]
热门站点
贵州省
行业分类
首页  >  热点论坛  >  会同县流传的故事在会同民间一直都流传着,会同县曾经...
会同县流传的故事在会同民间一直都流传着,会同县曾经...
浏览:5396    刷新:2025-07-20 00:08
会同县流传的故事
在会同民间一直都流传着,会同县曾经叫做“狗皮县”的说法,会同县是不是真的叫过“狗皮县”呢,今天我们来说道说道,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得先来了解一下史书记载的会同县的来历,据《会同县志》记载,自秦汉开始郡县制成型以后,两汉和三国西晋时期,会同境内属于潭城县,东晋及南北朝的齐宋时期,会同境内属于舞阳县,南北朝的梁陈时期,及隋朝和唐朝初期,会同境内属于龙檦县,到了唐贞观八年,也就是公元六百三十四年,龙檦县改为龙标标时,从中分出了一个郎溪县,并把县治设在了现在的会同县青朗乡东城村,也就是说,从这个时候开始,会同境内才算真正有了县级政权,但是朗溪县存在将近三百年以后,到了唐朝末年,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由于长期战乱,朝廷无法进行有效管辖,朗溪县名存实亡,会同境内被少数民族首领杨再思及其后裔纳入了其自建的诚州的管理范围,时间长达两百年左右,一直到北宋后期,杨氏势力慢慢衰落,北宋朝廷的势力才逐步延伸到了诚州地域,并在诚州地域设置了渠阳县,崇宁一年也就是公元1102年,北宋朝廷又将渠阳县的北部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会同县境,洪江曲境和天柱县东部地区划出单独建立了三江县,不过三江县仅仅存在了一年以后,到了崇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103年,北宋朝廷派兵加强了对诚州地区的统治,并将诚州改为靖州,渠阳县改为永平县,莳竹县改为缓宁县,罗蒙县改为通道县,三江县改为会同县,与此同时,会同县城也由原来的三江县城龙家团,搬到了三里之外的林城镇,从这时开始,会同县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县名和县城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改变过,到现在,已经有了900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会同并没有过“狗皮县”的历史记载,那么民间为什么言之凿凿的说,会同曾经叫做狗皮县呢,原会同一中历史教师、县政协副主席曾昭柱先生,对此曾专门进行过考证,经过考证,曾昭柱先生发现古代会同县衙所在的小山坡,小地名叫做狗皮坪林家坡,过去这里古木参天,幽深僻静,三面有清溪环绕,周围有群山耸翠,犹如仙境,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叫做狗皮坪呢,据会同侗族群众解释,过去侗族人把狗剥皮,往往连四条腿的皮也一同剥下,如果一座山,一块地有四条道路形状像剥下来的狗皮,人们往往会以狗皮来命名地名,就像现在会同的一些地方,仍有用狗形狗皮来称呼的,曾昭柱先生分析,很有可能,三江县改名会同县,县城由龙家团搬到狗皮坪以后,官方证实文书和史籍都称为会同县,却因为县城建在狗皮坪,当地民众把县名也就叫做狗皮县了。
联系人:
联系电话: ****
微信扫一扫查看电话
推荐信息